close

我無法忘記第一次看安妮霍爾(Annie Hall)的時候所得到的震撼。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這部電影展現了他的鬼才、他的不甘於平凡。戲裡趣味脫俗的對白和清新寫實的愛情故事給好萊塢電影注入一股新血液。他打破了戲劇藝術的第四道牆定律,讓電影內的角色直接與觀眾對話。這樣的形式雖然好像俗氣的脫口秀,卻意外擄獲了我和大批觀眾的欣賞。於是風格獨特的安妮霍爾拿到了1977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前幾年他的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也讓我著迷,放蕩不羈的三角戀、浪漫多情的西班牙男人、超凡脫俗的高迪建築,營造出來的歐洲風情讓人不自覺變得意亂情迷,使我對戲裡的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迷戀至今。

 

於是當我一看到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這部影片的簡介,我就迫不及待想去電影院欣賞。我幻想著,伍迪艾倫會怎麼描述二十年代的巴黎。那時候,戰爭剛剛結束,歐洲大國沉浸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之中。「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如海明威、艾略特在歐洲開啟了一個新的文學紀元。那時候,美國的經濟大蕭條還沒開始,全球化仍在醞釀,世界沒有今天的單調、商業化。那時候,巴黎是世界文藝中心,許多歐美藝術家在格特魯德·斯泰因的沙龍爭辯,或在龐德的工作室討論藝術,或在 雪維兒·畢奇的莎士比亞圖書公司裡抒發己見。這樣的導演配上了二十年代的巴黎這個題材,怎麼能不教人心動。

 

然而,滿心期待的我沒有被這部電影滿足。

 

儘管伍迪艾倫呈現了古巴黎的風情和一貫怪誕、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但是午夜巴黎劇情卻極其單調、老套。性格不合的未婚夫妻一起到外地旅行,感情受到考驗,後來丈夫意識到這段婚姻不是自己追求的,於是毅然決定離開未婚妻。這類劇情在好萊塢的愛情片隨處可見,全無新鮮感。劇情單調之外,每個從書本上蹦出來的人物就像跑馬燈一樣一閃即逝,彷彿介紹自己的名字就是一種表演。他們重要的作品、思想和精神被濃縮成幾句話、幾個搞笑橋段,而缺乏感染力。主角吉爾的性格刻劃也過於簡單、刻版。前面大半部電影,他瘋狂的形象都只為凸顯最後亞瑞安娜流連於黃金時代時的荒謬。最後他的一番頓悟也過於刻意、突兀,很難讓觀眾有深刻的感受和認同。

 

那這部電影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追捧呢?無可否認,二十年代的作家、藝術家的再生本身就是一個噱頭。觀眾從大屏幕上看到了眾多的名人,就有了與傳說中的人物遇見的幻想,特別是當你特別崇拜戲中的人物。其次,伍迪艾倫對於舊時代氛圍的刻劃和營造非常拿手。吉爾第一次穿越時空時,酒吧裡柯爾波特的音樂、狂歡的人群、撩人的舞姿,讓在夜店聽慣Lady Gaga的現代人瞭解到世界還可以有另一種曼妙的風情。那氣氛也讓我懷念起北非諜影(Casablanca)裡的「銳克美式咖啡」酒吧,和那首令人感傷的As time goes by。

 

對於美好時代的懷念、對於逝去藝術家的懷念是人之常情。我們會嚮往某種時代,正是因為那個時代具備我們現今社會沒有的價值,我們覺得那種遺失的美好應該被重新認可。我們渴望和某個名人見面,是因為我們欣賞他們作品中所展現的思想、技巧或精神,我們覺得和名人見面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但是,崇拜過去、名人的意義在於承載精神,而非和回到那個時代和他們見面、聊天、喝酒。

 

無可否認,我們必須保留渴望美好時代的那種精神。許知遠說,對美好的時代的嚮往,可能是一種逃避,但是也是對這個時代不安的一種抵抗。每個時代都有腐敗的一面,透過緬懷過去,我們抵抗侵蝕我們思想的邪惡。但是,我想這種緬懷不應透過渴望回到過去來實現──現實中,我們確實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而應透過認真閱讀、欣賞那個時代的作品,來傳承那個時代偉大的精神,畢竟那些不朽的藝術家們,已將他們畢生的才華傾注於他們的作品之中。

 

偉大的時代不存在於現實之中,卻寄託在我們的思想裡。所以,緬懷二十年代的巴黎,可以去細讀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或者到美術館看畢卡索的幾幅畫,未必須要買票觀看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

 

 

P.S. 我最嚮往的時代是地理大發現時期。那時候「世界還很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命名,只能用手指去指」。探險家乘著船隻,搭上不知名的海流,吹著隨季節變幻的季風,到達未知的新大陸,和全新的文化交流。那個時候,探險家會因為從市集上買來的新地圖上標示自己沒去過的土地而好奇,會因為遇見其他文明來到的探險者、貿易者而開心,也會因為自己看到其他大陸上的新奇物種而興奮。對那個時候的人而言,世界地圖是一張白紙,我們只了解自己身處的那一個角落。透過不斷探險,我們像把不同的拼圖歸位,還原世界的原貌。

 

那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時代,充滿探險的時代,只可惜我不在。

arrow
arrow

    浦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